位置导航:首页 >> 红十字志愿服务与青少年工作

博爱青春|南通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红十字分会“青‘新’相伴 ‘益’暖童心”暑期志愿服务活动总结

时间:2025-09-04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为积极响应《关于"十四五"期间继续组织实施"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项目的通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2025年暑假,南通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博爱青春志愿服务团队聚焦服务于新业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通过开展个性化陪伴与系统性教育支持,致力于促进他们的子女身心健康发展与综合能力提升,从而增强其家庭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截至八月底,历时61天的青"新"相伴, "益"暖童心暑期志愿服务项目顺利结束,不仅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带来了切实关怀,也为南通市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

一、淬炼初心强本领,扬帆启航踏新程

出征仪式

image.png

为确保2025年暑期志愿服务工作的有序推进,南通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博爱青春志愿服务团队于2025年7月3日举行了项目出征仪式。本次活动围绕往年项目回顾、本年度项目介绍、志愿服务注意事项说明、专项知识与技能培训四个环节,分别由相关负责人进行详细讲解与动员。

出征仪式的成功举行为即将投身实践的红十字志愿者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南和有力的组织保障,为博爱青春志愿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红十字精神的指引下,志愿者们将继续秉持人道理念,胸怀博爱之心,践行奉献之举,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行动完成志愿服务,让红十字精神在实践中熠熠生辉,为社会传递更多温暖与正能量。

image.png

image.png

志愿者培训

7月7日,为保障志愿服务项目高质量实施,志愿服务团队队长高文爽围绕服务内容与注意事项为全体志愿者开展了系统培训。她详细介绍了本次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为核心服务对象的活动安排,包括兴趣培养、安全自护教育及文化熏陶等主题内容。在注意事项方面,高文爽重点阐述了志愿服务纪律与安全规范,要求志愿者统一着装、准时到岗,注重文明礼仪;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提前做好风险预案;严禁擅自离岗、接受馈赠及从事与志愿服务无关的活动;同时要强化团队协作,发扬互帮互助精神。她希望红十字志愿者们深刻理解服务内涵,严守纪律规矩,用责任心和爱心圆满完成志愿服务任务,切实传递红十字精神,让项目成为点亮孩子们暑假的温暖之光。通过此次培训,志愿者们对服务内容和行为规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后续安全、专业地开展志愿服务提供了坚实保障。

image.png

二、多元调研察实情,汇聚众智谋良策

拓展合作网络

在项目启动初期,志愿服务团队积极走访和对接南通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南通市崇川区顺丰速运、南通市滴滴出行司机党群服务中心等地,通过定期沟通和信息共享,及时把握新业态从业者及其家庭的需求变化,从而为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及其家庭提供针对性支持,持续织密多层次、宽覆盖的社会服务网络。

image.png

双线联动调研

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及其子女的实际需求,志愿服务团队设计了专项调查问卷,并采取"线上+线下"双线联动的模式展开系统调查。在线下,志愿者深入文峰广场、紫琅公园、滨江公园等市民活动密集区域,通过现场互动广泛征集民众意见;在线上,则依托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电子问卷,有效扩大公众参与覆盖面。这一双线协同机制切实保障了调研样本的多样性与数据结构的层次性,为后续服务项目的精准设计和科学实施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撑与决策依据。

image.png

亲历从业艰辛

为切实感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真实处境与实际需求,志愿服务团队走进顺丰速运驿站,开展快递员职业体验活动。志愿者们以"临时快递小哥"的身份,全程参与了快件分拣、订单核对、用户沟通全流程作业。从清晨至日暮。这种沉浸式的职业体验让志愿者们切身感受到了该行业的工作强度与压力,也深刻理解了从业人员所需的细致与韧性。

image.png

倾听一线心声

为传递社会关怀、倾听基层劳动者真实心声,深入了解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工作与生活状况,志愿服务团队走进顺丰快递员的家中,开展了一场温暖而深入的专访活动。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志愿者从他们平凡而坚韧的日常故事中,感知岗位背后的付出与坚持,把握其群体特征与需求本质。

image.png

三、精准赋能探新路,同心共筑成长基

01安全课堂/安全种子播心田

image.png

安全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基石,是守护童年、保障未来的关键屏障。牢固的安全意识不仅能帮助孩子们规避日常风险,更赋予他们从容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为生命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为切实增强儿童安全防护意识、推动安全知识转化为实际应对能力,南通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志愿服务团队组织开展了系统化的安全教育课程。在课堂上,志愿者薛娴同学通过情景模拟和互动问答,围绕防诈骗、高温防护与溺水自救三大主题,用贴近现实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了如何识别常见骗局、高温防暑措施及游泳安全注意事项。通过这次活动,小朋友们不仅学到了重要的安全常识,更增强了自我保护能力,为平安成长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02急救课堂/急救先锋在行动

image.png

急救知识是守护生命的重要屏障,是每位未成年人都应了解的基本生存技能。掌握基础急救方法不仅能提升青少年在面对意外时的自救能力,更能培养他们敬畏生命、互助友爱的宝贵品质。

为切实强化儿童应急处理能力、弘扬生命关怀理念,南通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志愿服务团队组织开展了专业化的急救知识培训课堂。在课堂上,志愿者马春雨同学通过情景演示和互动实操,带领小朋友们系统学习了伤口包扎、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关键技能。她借助模拟教具和真实案例,逐步示范操作要领,引导孩子们在突发情况下如何保持冷静、正确施救与自我保护。通过手把手教学和分组练习,小朋友们初步掌握了这些挽救生命的基本方法,有效增强了安全意识和团队互助能力。

03防艾课堂/青春有爱愿无艾

image.png

艾滋病防治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生命观念、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帮助未成年人正确了解艾滋病,不仅能增强他们的自我防护能力,也有助于减少社会歧视、传播关怀理念,为创建更加平等、健康的公共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为此,南通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志愿服务团队专门策划了防艾科普课堂,推动艾滋病防治教育走进青少年群体。志愿者高文爽同学生动讲解,为孩子们带来了一节既轻松又充满温情的艾滋病科普课程。她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和清晰的图示,讲解艾滋病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帮助孩子们科学认识这一疾病,摒弃误解与恐惧,建立正确的防护观念,并学会以平等和关爱的态度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这堂课在传递健康知识的同时,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尊重生命、反对歧视、拥抱科学的种子。

四、强化宣传凝共识,深化引导聚民心

01爱心公益骑行

image.png

志愿者们将寓意希望的红丝带系上共享单车,以骑行的方式让关爱与温暖穿梭于城市街巷。飘扬的红丝带吸引众多市民驻足,成为移动的志愿服务窗口。借助电子问卷,志愿者们沿途邀请路人参与调研,重点关注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者的家庭状况与生活需求。这种创新的移动调研方式突破了传统定点宣传的限制,在行进中高效收集数据,显著扩大了样本覆盖面。骑行既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也为精准了解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需求、优化服务提供了重要依据。

02公园科普宣传

image.png

志愿服务团队在滨江公园开展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志愿者们统一骑行共享单车抵达现场,通过发放传单、现场讲解和电子问卷调研等形式,向市民普及新兴职业形态知识,耐心解答公众疑问并收集社会认知与建议数据。活动结束后,志愿者引导市民在项目横幅上签名,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吸引更多社会关注和支持。

03一线媒体直击

image.png

志愿服务团队合理使用公众号推文,抖音短视频,实时汇报项目开展情况,同步更新项目实施进度,形式多样,图文并茂。活动获得了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交汇点新闻、南通新闻时报、江苏时报网、大学生云报等对项目进行了深入宣传,有效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五、众志同心齐奋进,笃行实干善作成

志愿服务团队通过多渠道宣传与服务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2025年暑假期间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直接服务近2200人,间接受众约5500人,志愿服务总时长超1200小时。团队共收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社会认知与需求”问卷600份,发放宣传材料600余份,收到主题文创作品设计50份。在宣传方面,“通大商管红会”抖音号发布短视频10则,播放量突破1.2万次;获交汇点新闻、南通新闻时报、江苏时报网、大学生云报等各级媒体报道50余篇,有效扩大了项目影响力,弘扬了红十字精神与志愿服务理念。

image.png

六、初心如磐担使命,温情服务暖人心

别青青

image.png

这不仅是一次志愿服务,更是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我们为孩子带去陪伴和关怀,设计课业辅导、兴趣拓展、心理支持等一系列贴心活动。孩子们澄澈的眼神、真诚的笑容,一次次打动着我。当他们悄悄把画好的画塞进我手里,当他们主动分享自己的小秘密,我深深感到,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和方法,更是一份被看见、被珍惜的信任。

蔡晨

image.png

这次志愿活动,不仅是我在付出,更是我收获成长的宝贵契机。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如何耐心地解决问题。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和真诚的感谢,让我懂得了奉献的价值。未来,我将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也希望有更多机会参与这样的活动,用青春的力量,为孩子们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让"益"暖童心延续下去。

马天成

image.png

"青'新'相伴",是青年与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家庭的情感联结;"'益'暖童心",是公益力量对童真的守护。这趟志愿路,我读懂奉献的快乐,明白微小行动能聚成改变的光。未来,愿继续以青春之名,传递这份暖,让更多童心因我们的相伴,闪耀更亮的光,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

END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弘扬正能量,引领新风尚。"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调研和宣讲,红十字志愿者们用实践不断发扬红十字精神,用行动传递温暖,以服务汇聚光芒,将关爱送入新就业形态群体未成年子女的成长天空。未来,团队将继续凝聚多方力量,持续探索可复制、可持续的帮扶机制,努力把关爱落到实处,把保护做进细节,切实为新就业群体解除后顾之忧,让每一份陪伴都成为照亮童年的温暖阳光,让每一次相助都化作滋润心灵的涓涓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