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爱你”
时间:2025-01-08
2024年,南通市共有20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累计实现捐献98人。偶然的数字“20”,蕴含着深深爱意,恰好展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们对素不相识患者最纯粹的爱。这20位捐献者中,有医生、教师、民警、街道干部、公司职员,还有大学生,他们虽职业不同,但都拥有一颗温柔善良的心。他们义无反顾捐献造血干细胞,践行对生命的承诺,让濒临绝境的血液病患者重获新生。
让我们一起重温2024年这些充满爱意的瞬间!
2024年第1位 汤春健
汤春健说:“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非常了解白血病患者的痛苦,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挽救他人生命、给他们带去希望,感觉很开心,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2024年第2位 顾雨果
顾雨果说:“希望那位不知名的女孩能够尽快痊愈。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爱心行动,引导更多的人加入这个爱心队伍中来。”
2024年第3位 曹凯莉
曹凯莉说:“能够帮助他人,我觉得很幸运。”
2024年第4位 王传奇
王传奇说:“我感觉多了个弟弟,希望这难得的缘分让他重新恢复健康。能在他人黑暗时刻带去微小的一束光,这是人生最值得的一件事。”
2024年第5位 徐晶晶
徐晶晶说:“既然答应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就不能给了别人希望又让别人失望。生命只有一次,我必须去做。”
2024年第6位 邓伟奇
邓伟奇说:“这是一次弥足珍贵的缘分,今后有需要,我仍会去帮助他人,忠实履行一名消防员神圣的职责和使命。”
2024年第7位 杨潇
杨潇说:“当选择成为志愿者时,就决定为这个承诺负责到底。自己能有机会去挽救他人生命、给患者带去希望,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2024年第8位 龚钰麟
龚钰麟说:“用我小小的力量,给对方患者和他整个家庭带来希望,我感到很骄傲。”
2024年第9位 张彬
张彬说:“作为一名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在这个新起点上就能有幸通过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去挽救他人生命,让我更加明白了责任和担当的意义,也让我更加有勇气和信心踏上人生的新旅程。”
2024年第10位 蔡徐元
蔡徐元说:“捐献后感觉良好,能够有机会去救人一命,感觉很不错。”
2024年第11位 蔡中尧
蔡中尧说:“能够有机会为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份责任。通过自己的一个小小的举动,能够给对方患者带去重获新生的希望,我觉得是非常值得的。”
2024年第12位 刘培群
刘培群说:“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有能力帮‘他’一下,这挺好的。捐献后感觉良好,没什么不舒适的。希望‘他’一切顺利、早日康复。”
2024年第13位 沈杰
沈杰说:“能够从志愿者升级为捐献者,捐献出一点微薄力量挽救他人生命,我觉得非常自豪。”
2024年第14位 汤建飞
汤建飞说:“我觉得自己这几天的捐献付出都是值得的,希望陌生的‘有缘人’好好治疗,阳光快乐地生活下去,也希望大家都能伸出援助之手。”
2024年第15位 王林波
王林波说:“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更是一名服务群众的基层村干部,而我现在拥有了一个幸运且光荣的新身份——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
2024年第16位 陈连富
陈连富说:“希望对方早日康复,尽快回归社会,好好生活。”
2024年第17位 恽思嘉
恽思嘉说:“我自己充分了解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所以我一点都不担心。想到马上会多一个小妹妹,我反而还有些期待捐献。”
2024年第18位 梁宏舟
梁宏舟说:“整个过程还是有些紧张的,心里一直希望捐献能够顺利完成,能够帮助到患者。希望患者早日战胜病魔、越来越好。”
2024年第19位 杨中林
杨中林说:“对方一直和病魔做着斗争,希望我这份力量能够帮助到‘他’,早日回到社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以后开开心心的,爱自己,爱家人,爱身边每一个人。”
2024年第20位 陈兵
陈兵说:“希望远方最熟悉的陌生人保持乐观,这也是战胜病魔的前提条件,希望他接受我的造血干细胞后早日恢复健康。”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挽救生命、传递大爱的善行义举。让我们一起向最可爱的捐献者们和他们的家人致敬!感谢你们的爱与付出。
2025年,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机关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参与下,全市红十字系统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造血干细胞全流程服务,当好捐献者娘家人,为捐献者和受捐者之间搭建爱的桥梁。
如何报名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年龄在18-40周岁,身体健康、符合无偿献血条件,报名地为常住地(非临时或短暂居留地),家人理解支持。
符合报名条件的爱心人士,可前往当地造血干细胞采样点,进行个人信息登记,并采集6-8毫升血样,即可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